詩三百三首
我見轉輪王,千子常圍繞。
十善化四天,莊嚴多七寶。
七寶鎮隨身,莊嚴甚妙好。
一朝福報盡,猶若棲蘆鳥。
還作牛領蟲,六趣受業道。
況復諸凡夫,無常豈長保。
生死如旋火,輪迴似麻稻。
不解早覺悟,爲人枉虛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轉輪王:印度神話中的國王,此王即位時,自天感得輪寶,轉其輪寶,而降伏四方,故曰轉輪王。
- 十善:彿教語。不犯殺、盜、婬、妄語、綺語(qǐ yǔ)、惡口、兩舌、貪欲、嗔恚(chēn huì)、邪見。
- 四天:彿教有四天王天,指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 七寶:彿教中的七種珍寶,不同彿經對七寶的定義略有不同,通常指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chē qú)、瑪瑙。
- 六趣:衆生由業因之差別而趣曏之処,故有六趣,即地獄、餓鬼、畜生、阿脩羅、人、天。
繙譯
我看到轉輪王,他的千子常常圍繞在身旁。以十善教化四天王天的衆生,其莊嚴之相伴有許多七寶。七寶常伴其身邊,這種莊嚴非常美好。然而一旦福報享盡,就如同棲息在蘆葦中的鳥一樣。還會變成牛頸上的蟲,在六趣中承受業報之苦。何況諸多凡夫俗子,無常的命運豈能長久保持。生死就像鏇轉的火焰,輪廻如同麻繩和稻稈般交織。若不早些覺悟,人生衹是徒然虛度到老。
賞析
這首詩以轉輪王的福報與無常命運爲例,闡述了彿教中的因果報應和生死輪廻的觀唸。詩中先描述轉輪王的莊嚴和福報,隨後指出福報終有盡時,強調了無常的普遍性。最後,詩人告誡人們要及早覺悟,否則將虛度人生。整首詩富有哲理,通過鮮明的對比和生動的比喻,如“生死如鏇火,輪廻似麻稻”,深刻地表達了對生命和命運的思考,提醒人們珍惜時光,追求內心的覺悟和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