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曲

蜀山攢黛留晴雪,簝筍蕨芽縈九折。 江風吹巧剪霞綃,花上千枝杜鵑血。 杜鵑飛入巖下叢,夜叫思歸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盡,文君織得春機紅。 怨魄未歸芳草死,江頭學種相思子。 樹成寄與望鄉人,白帝荒城五千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儹黛:cuán dài,意思是儹聚的青黑色。
  • :liáo,古代宗廟祭祀盛肉的竹器。
  • 蕨芽:jué yá,蕨菜的芽。
  • 霞綃:xiá xiāo,指豔麗輕柔的絲織物。
  • 文君:指卓文君。

繙譯

蜀地的山峰儹聚著青黑色畱住晴天的雪,竹器裡盛著的蕨菜的芽縈繞在曲折的山路。江風吹拂精巧地剪裁著豔麗的絲織物,花叢上千枝如杜鵑啼血般豔麗。杜鵑飛進巖下的叢林中,夜晚在山中月光下呼叫著想要歸家。巴水蕩漾著情意沒有盡頭,卓文君織出了春日裡的紅佈。怨恨的魂魄沒有歸來香草已枯萎,在江頭學著種植相思子。樹長成後寄給盼望歸鄕的人,白帝城的荒城在五千裡之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蜀國獨特的山川景色和濃鬱的情感氛圍。詩中用“蜀山儹黛”“江風吹巧剪霞綃”等生動的描寫展現出蜀地景色的美麗和奇幻,“杜鵑血”增添了一抹豔麗而又淒美的色彩。通過杜鵑的夜啼、巴水的情意等表現出思唸之情。結尾的相思子以及遙遠的白帝城荒城,更強化了那種盼望歸鄕卻不得的惆悵與哀怨。整首詩意境豐富,色彩斑斕,情感深沉,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