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舞妓

朔音悲嘒管,瑤踏動芳塵。 總袖時增怨,聽破復含嚬。 凝腰倚風軟,花題照錦春。 朱弦固悽緊,瓊樹亦迷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朔音:北方的音樂。
  • 嘒管:聲音微弱而清脆的管樂器。
  • 瑤踏:美玉般的腳步,形容舞步輕盈。
  • 芳塵:指舞者腳下的塵土,因舞者的美麗而顯得芬芳。
  • 總袖:舞者揮動長袖。
  • 聽破:音樂聲停止。
  • 含嚬:皺眉,表示愁苦或深思。
  • 凝腰:形容舞者腰部動作優美,彷彿凝固。
  • 花題:指舞者頭上的花飾。
  • 錦春:如錦繡般絢爛的春天。
  • 朱弦:紅色的琴絃,指樂器。
  • 悽緊:悲傷而緊張。
  • 瓊樹:美玉般的樹,比喻舞者。

翻譯

北方的音樂帶着悲傷,管樂聲微弱而清脆,美麗的舞者輕盈地踏着步,激起陣陣芳香。舞者揮動長袖,時而增添了哀怨,音樂聲停止時,她皺起了眉頭。她優美的腰部動作彷彿凝固,隨着風輕輕搖擺,頭上的花飾在如錦繡般絢爛的春光中閃耀。紅色的琴絃奏出悲傷而緊張的旋律,而她美玉般的舞姿同樣迷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舞妓的舞蹈和音樂,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舞者的美麗和舞蹈的動人。詩中「朔音悲嘒管」和「朱弦固悽緊」傳達了音樂的悲傷氛圍,而「瑤踏動芳塵」和「凝腰倚風軟」則生動描繪了舞者的輕盈舞步和優美姿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舞蹈藝術的讚美和對舞者情感的共鳴。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