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梅梁:指屋樑上雕繪有梅花圖案的裝飾。
- 乳燕:剛出生不久的小燕子。
- 鸞鏡:古代鏡子的一種,常用來形容美女梳妝的鏡子。
- 嘶馬:馬嘶鳴的聲音。
- 雁門:古代地名,位於今山西省北部,這裏指邊關之地。
- 楚宮:指楚國的宮殿,這裏泛指古代的宮殿。
- 臺城:古代城名,這裏指宮廷或高官的居所。
- 心賞違:心中所向往的與現實相違背。
- 戎衣:軍裝,指軍人的服裝。
翻譯
春日的柳岸上,杏花已稀疏,屋樑上的梅花圖案旁,小燕子正在飛翔。 美人對着鸞鏡微笑,而邊關的馬兒嘶鳴,預示着有人將從雁門歸來。 楚宮的雲影顯得稀薄,臺城中的心之所向與現實相違。 自古以來,千里之外的恨意,總是伴隨着邊關的景色,裝點在軍人的衣衫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景色與邊關情感的交織。詩中,「柳岸杏花稀,梅梁乳燕飛」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春日的生機與凋零,而「美人鸞鏡笑,嘶馬雁門歸」則通過對比美人的安逸與邊關的艱辛,表達了詩人對邊關將士的同情與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後兩句「楚宮雲影薄,臺城心賞違」與「從來千里恨,邊色滿戎衣」則深化了主題,抒發了對遠方戰事的憂慮和對和平的渴望,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