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作三

見說青冢穴,中有白野狐。 時時出沙磧,向東而號呼。 號呼復號呼,畫師圖得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見說:聽說。
  • 青塚:指墳墓。
  • :洞穴。
  • 白野狐:白色的狐狸。
  • 沙磧:沙漠。
  • 號呼:大聲呼叫。
  • 圖得無:是否能畫出來。

繙譯

聽說在青塚的洞穴裡,住著一衹白色的野狐。 它時常從沙漠中出來,曏東邊大聲呼叫。 呼叫又呼叫,不知畫師是否能將這情景畫出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神秘而淒涼的場景,通過“青塚穴”、“白野狐”和“沙磧”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荒涼而幽深的氛圍。詩中的“號呼複號呼”重複使用,增強了情感的表達,使讀者能感受到野狐的孤獨與哀鳴。結尾的“畫師圖得無”則巧妙地引入了對藝術再現能力的思考,增添了詩意的深度。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