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姚諫議

· 無可
鳴鞭靜路塵,籍籍諫垣臣。 函疏辭專密,爐香立獨親。 篋多臨水作,窗宿臥雲人。 危坐開寒紙,燈前起草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鞭:揮動鞭子發出聲響。
  • 靜路塵:使路上的塵土靜止,即路上沒有行人,非常安靜。
  • 籍籍:形容名聲很大。
  • 諫垣:指諫官的官署。
  • 函疏:書信和奏疏。
  • 辭專密:言辭專一而祕密。
  • 爐香:爐中燃燒的香料。
  • 立獨親:獨自站立,顯得特別親近。
  • :小箱子。
  • 窗宿:窗邊住宿。
  • 臥雲人:比喻隱居的人。
  • 危坐:端坐。
  • 寒紙:指紙張,因書寫時常用寒筆,故稱寒紙。
  • 起草:開始寫作或草擬文件。

翻譯

揮動鞭子,使路上的塵土靜止,四周一片寂靜,只有名聲顯赫的諫官。書信和奏疏言辭專一而祕密,爐中香菸嫋嫋,獨自站立,顯得特別親近。小箱子裏多是臨水之作,窗邊住宿的是隱居的雲中人。端坐在寒冷的紙張前,燈前頻繁地起草文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諫官的日常生活和心境。詩中「鳴鞭靜路塵」一句,既表現了環境的寧靜,也暗示了諫官的清廉和孤獨。通過「函疏辭專密」和「爐香立獨親」的對比,展現了諫官工作的祕密性和個人生活的孤寂。後兩句則通過「篋多臨水作」和「窗宿臥雲人」的意象,進一步以隱居者的形象來比喻諫官的高潔和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諫官這一職業的敬仰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無可

無可,唐代詩僧,俗姓賈,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賈島從弟。少年時出家爲僧,嘗與賈島同居青龍寺,後雲遊越州、湖湘、廬山等地。大和年間,爲白閣寺僧。與姚合過往甚密,酬唱至多。又與張籍、馬戴等人友善。無可攻詩,多五言,與賈島、周賀齊名。亦以能書名,效柳公權體。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