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明府赴招義縣

· 無可
濠梁古縣城,結束赴王程。 道路攜家去,波濤隔月行。 車臨芳草下,吏踏落花迎。 暮郭山遙見,春洲鳥不驚。 風煙譙國遠,桑柘楚田平。 何以書能化,長淮徹海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濠梁:地名,即今安徽省鳳陽縣。
  • 結束:整裝,準備出發。
  • 王程:指赴任的行程。
  • 波濤: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
  • 車臨:車輛到達。
  • 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
  • 吏踏:官吏踩踏。
  • 落花:凋謝的花朵。
  • 暮郭:傍晚的城郭。
  • 春洲:春天的洲渚。
  • 風煙:風和煙霧,常用來形容景象的朦朧。
  • 譙國:古地名,今安徽省亳州市。
  • 桑柘:桑樹和柘樹,常用來指代田園風光。
  • 楚田:楚地的田野。
  • 書能化:指通過書寫能夠感化人心。
  • 長淮:指淮河。
  • 徹海清:形容水清澈見底,直達海底。

翻譯

濠梁的古老縣城,整裝前往赴任的旅程。 攜帶着家人上路,隔着月光穿越波濤。 車輛緩緩駛過芳草地,官吏們踩着落花迎接。 傍晚的城郭在遠處隱約可見,春天的洲渚上鳥兒不驚。 風和煙霧中,譙國顯得遙遠,桑樹和柘樹下的楚田平坦。 如何通過書寫來感化人心,讓長長的淮河水清澈見底,直達海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無可送別姚明府赴任招義縣的情景,通過古縣城、波濤、芳草、落花等自然景象,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美好。詩中「暮郭山遙見,春洲鳥不驚」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地的留戀,也暗示了姚明府赴任之地的美好與寧靜。結尾的「何以書能化,長淮徹海清」則寄託了詩人對姚明府能夠以文治化民,使地方清平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無可

無可,唐代詩僧,俗姓賈,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賈島從弟。少年時出家爲僧,嘗與賈島同居青龍寺,後雲遊越州、湖湘、廬山等地。大和年間,爲白閣寺僧。與姚合過往甚密,酬唱至多。又與張籍、馬戴等人友善。無可攻詩,多五言,與賈島、周賀齊名。亦以能書名,效柳公權體。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