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晚姚諫議宅會送元緒上人歸南山

· 無可
禪客詩家見,凝寒忽告還。 分題回諫筆,留偈在商關。 盤徑緣高雪,閒房在半山。 自知麋鹿性,亦欲離人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禪客:修禪之人,指元緒上人。
  • 凝寒:嚴寒。
  • 分題:指詩人聚會,分找題目以賦詩。
  • 回諫筆:指姚諫議用筆回諫,此處理解爲姚諫議在詩會上的作品。
  • 留偈:留下偈語,偈是佛教中的頌詩。
  • 商關:指商山,即詩中的「南山」。
  • 盤徑:曲折的小路。
  • 閒房:安靜的房間,指元緒上人的居所。
  • 麋鹿性:比喻隱逸山林的性情。

翻譯

在詩人的聚會上見到修禪的元緒上人,他在嚴寒中忽然告辭要返回南山。我們分題作詩,姚諫議也揮筆回諫,上人則留下他的偈語在商山關隘。他沿着高高的雪路盤旋而上,他的居所安靜地坐落在半山腰。我深知自己有着隱逸山林的性情,也渴望離開這紛擾的人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元緒上人在姚諫議宅中的聚會場景,以及元緒上人歸山的情景。詩中通過「凝寒忽告還」表達了元緒上人歸山的急切,而「分題回諫筆,留偈在商關」則展現了詩會的熱鬧與文化的交流。後兩句「自知麋鹿性,亦欲離人間」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遠離塵囂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渴望和對塵世的超脫。

無可

無可,唐代詩僧,俗姓賈,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賈島從弟。少年時出家爲僧,嘗與賈島同居青龍寺,後雲遊越州、湖湘、廬山等地。大和年間,爲白閣寺僧。與姚合過往甚密,酬唱至多。又與張籍、馬戴等人友善。無可攻詩,多五言,與賈島、周賀齊名。亦以能書名,效柳公權體。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