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臺城:古都城名,六朝時的禁城,也稱「苑城」,即東晉和南朝的宮殿、中央政府所在地,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幹河沿北。
- 禾黍:泛指莊稼。
- 聖君:指賢明的君主。
- 鬆聲驟雨足:形容松林中的風聲如同驟雨般響亮。
翻譯
日月升起又落下,臺城上空飄着白雲。 雖然百姓的土地寬廣,但六朝的墳墓逐漸殘缺。 莊稼是亡國的象徵,山河歸於賢明的君主。 松林中的風聲如同驟雨般響亮,幾座寺廟的晚鐘聲傳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日月、臺城、百姓土、六朝墳等意象,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禾黍是亡國」一句,借用莊稼的意象,暗示了國家的興衰更迭。而「山河歸聖君」則表達了對賢明君主的期望。最後兩句以鬆聲和晚鐘爲背景,營造出一種歷史滄桑和寧靜超脫的氛圍,使讀者在感受歷史變遷的同時,也能體會到詩人對和平與賢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