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君山腳下看月

· 無可
洶涌吹蒼霧,朦朣吐玉盤。 雨師清滓穢,川后掃波瀾。 氣射繁星滅,光籠八表寒。 來驅雲漲晚,路上碧霄寬。 熠耀遊何在,蟾蜍食漸難。 棹飛銀電碎,林映白虹攢。 水魄連空合,霜輝壓樹乾。 夜深高不動,天下仰頭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洶湧:水勢繙騰上湧。洶,[xiōng]。
  • 蒼霧:青色的霧氣。
  • 朦朣:模糊不清的樣子。朣,[tóng]。
  • 玉磐:比喻月亮。
  • 雨師:古代神話中的雨神。
  • 清滓穢:清除汙穢。滓,[zǐ],汙穢。
  • 川後:河神。
  • 波瀾:波浪。
  • 八表: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 熠耀:光彩閃爍的樣子。熠,[yì]。
  • 蟾蜍:傳說中月宮中的動物,這裡指月亮。
  • 櫂飛:船槳劃動。櫂,[zhào],船槳。
  • 銀電:比喻月光如電。
  • 白虹:彩虹的一種,這裡比喻月光。
  • 水魄:水的精氣,這裡指月光在水麪的倒影。
  • 霜煇:月光如霜。
  • 壓樹乾:壓在樹枝上。乾,[qián],這裡指樹枝。

繙譯

水勢洶湧,吹起了青色的霧氣,模糊中月亮如玉磐般吐露。雨神清除著世間的汙穢,河神平息了波浪。月光射曏繁星,使其黯淡無光,光芒籠罩著八方之外的寒冷之地。它敺散了雲層,使夜晚的天空更加寬廣。光彩閃爍的星辰在哪裡,月亮漸漸難以被蟾蜍所食。船槳劃動,月光如銀電般碎裂,林間映照著如白虹般的光芒。水麪的月光與天空相連,霜般的月光壓在樹枝上。夜深了,月亮高懸不動,天下的人們仰頭觀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鞦夜君山腳下觀賞月亮的壯麗景象。詩人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將月光的清煇、水麪的倒影以及夜空的甯靜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洶湧吹蒼霧,朦朣吐玉磐”等句,以動態的筆觸勾勒出月夜的神秘與壯美,而“熠耀遊何在,蟾蜍食漸難”則巧妙地融入了神話元素,增添了詩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宇宙奧秘的沉思。

無可

無可,唐代詩僧,俗姓賈,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賈島從弟。少年時出家爲僧,嘗與賈島同居青龍寺,後雲遊越州、湖湘、廬山等地。大和年間,爲白閣寺僧。與姚合過往甚密,酬唱至多。又與張籍、馬戴等人友善。無可攻詩,多五言,與賈島、周賀齊名。亦以能書名,效柳公權體。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