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西風嫋嫋凌歌扇,秋期正與行雲遠。花葉脫霜紅,流螢殘月中。 蘭閨人在否,千里重樓暮。翠被已銷香,夢隨寒漏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裊裊(niǎo niǎo):形容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 :掠過,吹過。
  • 歌扇:歌舞時用的扇子。
  • 鞦期:指鞦天的約會或期望。
  • 行雲:飄動的雲,比喻遠去的情人。
  • 脫霜紅:指花葉因霜而變紅,然後脫落。
  • 流螢:飛舞的螢火蟲。
  • 殘月:月已西沉,光線微弱。
  • 蘭閨:女子的閨房,多指情人或妻子的居所。
  • 人在否:人是否還在。
  • 重樓:高樓。
  • 翠被:綠色的被子。
  • 銷香:香氣消散。
  • 寒漏:寒冷中的滴水計時器,比喻夜晚的漫長。

繙譯

西風輕輕吹拂,掠過歌舞的扇子,鞦天的約會似乎與飄動的雲一樣遙遠。花葉因霜而變紅,隨後脫落,螢火蟲在殘月的微光中飛舞。

她的閨房裡,人還在嗎?千裡之外的高樓在暮色中顯得更加沉重。綠色的被子已失去了香氣,夢隨著寒冷的夜晚變得漫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夜的淒涼景象,通過西風、落花、流螢和殘月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思唸的氛圍。詩中“蘭閨人在否”一句,直接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情人的深切思唸和不確定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馮延巳詩歌中常見的哀婉風格。

馮延巳

馮延巳

馮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閒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