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二首

歲陰窮暮紀,獻節啓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銷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陰:古代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紀年,十天干叫「歲陽」,十二地支叫「歲陰」。此處指歲暮、年終。
  • 暮紀:一年中的最後一段時光。
  • 獻節:進入新節令,指新年的開始。
  • 新芳:新的花香,也可理解爲新的美好氣息。

翻譯

年終的時候已到了一年的盡頭,新年的節令開啓了新的美好。冬天在今晚結束顯得時間緊迫,新的一年從明天開始就會日子漸長。冰雪消融露出如鏡子般的水面,梅花飄散開來融入風中散發着香氣。面對這樣歡樂的年終宴會,傾盡酒壺等待着黎明的曙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守歲時的情景和氛圍。詩的開頭兩句點出歲末年初的時間轉換,「歲陰窮暮紀」體現了對過去一年的總結,「獻節啓新芳」則帶來了對新一年的期待。「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通過對比冬的消逝和新年的開始,傳達出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接着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如冰雪消融和梅花飄香,增添了清新與美好的感覺。最後寫人們在守歲宴上盡情歡樂,等待新年曙光,營造出溫馨而充滿希望的氛圍。整體意境清新,充滿了對新年的喜悅和期待之情。

董思恭

唐蘇州吳人。所著篇詠,甚爲時人所重。初爲右史、中書舍人,知考功舉事,坐預泄問目,配流嶺表而死。嘗與許敬宗等撰《瑤山玉彩》、《芳林要覽》。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