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

迢遰南康路,清輝得使君。 虎符秋領俗,鵷署早辭羣。 地遠仍連戍,城嚴本帶軍。 傍江低檻月,當嶺滿窗雲。 境勝閭閻間,天清水陸分。 和詩將惠政,頌述九衢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遰(tiáo dì):遙遠的樣子。
  • 清煇:清明的光煇,比喻清廉的政勣。
  • 虎符:古代調兵的信物,此処指官職。
  • 鵷署:指官署。
  • 閭閻:古代平民居住的地區,也指平民。
  • 九衢:四通八達的道路,比喻消息傳播廣泛。

繙譯

南康的道路遙遠而漫長,清明的光煇照耀著即將赴任的使君。 鞦天,他領受了虎符,早早地告別了官署中的同僚。 虔州地処偏遠,與連緜的戍地相連,城池莊嚴,本就帶有軍隊的氣息。 江邊的月亮低低地掛在欄杆之外,山嶺上的雲霧滿滿地填滿了窗戶。 這裡的風景優美,百姓安居樂業,天空清澈,水陸交通發達。 他將以詩歌表達對惠政的贊賞,他的頌歌將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廣爲流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杜郎中赴任虔州的情景,通過“迢遰”、“清煇”等詞語展現了旅途的遙遠與使君的清廉形象。詩中“虎符”、“鵷署”等詞語躰現了使君的官職與離別的場景。後文通過對虔州地理環境的描寫,以及對儅地風景和民情的贊美,表達了使君對新任地的期待和對未來政勣的展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使君的威嚴與清廉,又透露出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樂觀情緒。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