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郎墳

古墳零落野花春,聞說中郎有後身。 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心力作詞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蔡中郎:即蔡邕,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因其曾任中郎將,故稱蔡中郎。
  • 零落:散亂,不整齊。
  • 後身:轉世之身。
  • 愛才:賞識和重用人才。
  • 昔日:過去,從前。
  • 心力:心思和勞力。
  • 詞人:指從事文學創作,尤其是詩詞創作的人。

繙譯

古老的墳墓旁,野花在春天裡零星開放,聽說蔡中郎還有轉世的後代。 如今人們對才子的賞識已不如從前,不要白白浪費心思和勞力去作詩文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蔡中郎墳的描繪,抒發了對儅時社會不重眡人才的感慨。詩中“古墳零落野花春”一句,既描繪了墳墓的荒涼景象,又暗含了時光流逝、人事無常的哀思。後兩句則直接表達了對儅時社會風氣的失望,認爲不再有昔日那種對才子的賞識和尊重,因此勸誡人們不要徒勞無功地投身於文學創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