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紀書事二首

· 許棠
東吳遠別客西秦,懷舊傷時暗灑巾。 滿野多成無主冢,防邊半是異鄉人。 山河再闊千餘裏,城市曾經一百春。 閒與將軍議戎事,伊蘭猶未絕胡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成紀:古地名,今甘肅靜寧西南。
  • 東吳:指今江蘇一帶,古時吳國的東部地區。
  • 西秦:指今陝西一帶,古時秦國的西部地區。
  • 懷舊:懷念過去。
  • 無主冢:沒有主人的墳墓,指戰亂中無人認領的死者。
  • 防邊:防守邊疆。
  • 異鄉人:外地人,非本地居民。
  • 山河:指國土。
  • 城市:指歷史上的都城或重要城市。
  • 一百春:一百個春天,即一百年。
  • :閒暇時。
  • 將軍:高級軍事將領。
  • 伊蘭:古代西域的一個國家,這裏泛指邊疆地區。
  • 胡塵:指邊疆的戰亂和動盪。

翻譯

我這個來自東吳的遠行客,如今身在西秦,心中充滿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時局的感傷,不禁淚溼衣巾。野外遍佈着無主的墳墓,防守邊疆的士兵大多是外地人。我們的國土再次廣闊了千餘里,而那些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曾歷經一百個春秋。閒暇時,我與將軍討論邊疆的軍事事務,邊疆的戰亂和動盪仍未平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深切關注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詩中,「東吳遠別客西秦」一句,既點明瞭詩人的身份和處境,又透露出一種漂泊異鄉的孤獨感。「懷舊傷時暗灑巾」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動盪的悲傷。後兩句通過對邊疆防守和戰亂的描寫,展現了國家的艱難處境,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深切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關切之情。

許棠

唐宣州涇人,字文化。懿宗鹹通末高湜爲禮部侍郎,時士多由權要幹進,湜獨取棠及公乘億、聶夷中等,皆有名當時。工詩,所作《洞庭詩》膾炙人口,時號許洞庭。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