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
越鳥棲不定,孤飛入齊鄉。
日暮天欲雨,那兼羽翎傷。
州民言刺史,蠹物甚於蝗。
受命大執法,草草是行裝。
僕隸皆分散,單車驛路長。
四顧無相識,奔馳若投荒。
重門下長鎖,樹影空過牆。
驅囚繞廊屋,??如牛羊。
獄吏相對語,簿書堆滿牀。
敲枷打鎖聲,終日在目旁。
既舍三山侶,來餘五斗糧。
忍學空城雀,潛身入官倉。
國中天子令,頭上白日光。
曲木用處多,不如直爲樑。
恐孤食恩地,晝夜心不遑。
仲夏天氣熱,鬢須忽成霜。
社鼠不可灌,城狐不易防。
偶於擒縱間,盡得見否臧。
截斷奸吏舌,擘開冤人腸。
明朝向西望,走馬歸汶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越鳥:指來自南方的鳥。
- 齊鄕:指齊州,今山東一帶。
- 羽翎傷:指鳥的羽毛受傷。
- 蠹物:指害蟲,比喻貪官汙吏。
- 受命大執法:指接受命令執行法律。
- 草草:匆忙的樣子。
- 驛路長:指驛站的路線很長。
- 投荒:比喻流放或遠行。
- 重門:指監獄的門。
- ??:形容聲音,這裡指囚犯的叫聲。
- 簿書:指文書、文件。
- 三山侶:指仙人,這裡比喻自由的生活。
- 五鬭糧:指官職的俸祿。
- 空城雀:比喻無家可歸的人。
- 曲木:彎曲的木頭,比喻不正直的人。
- 直爲梁:直的木頭用作梁,比喻正直的人。
- 食恩地:指受到恩惠的地方。
- 不遑:沒有空閑。
- 社鼠:指危害社會的壞人。
- 城狐:指城市中的壞人。
- 擒縱間:指抓捕和釋放之間。
- 否臧:指是非善惡。
- 截斷奸吏舌:指制止奸吏的惡行。
- 擘開冤人腸:指揭露冤屈。
- 汶陽:地名,在今山東省。
繙譯
南方的鳥兒在齊州棲息不安,孤獨地飛入這片土地。日暮時分,天空似乎要下雨,鳥兒的羽毛也受了傷。州民們說刺史就像害蟲,比蝗蟲還要嚴重。我接受命令執行法律,匆忙地整理行裝。僕人和隨從都分散了,我獨自駕車沿著漫長的驛路前行。四周無人相識,我像被流放一樣奔馳。監獄的重門緊鎖,樹影空空地投過牆來。囚犯們被敺趕著繞著廊屋,發出如牛羊般的叫聲。獄吏們相對交談,文書堆積如山。敲打枷鎖的聲音,整天在耳邊廻響。我放棄了自由的生活,來這裡領取微薄的俸祿。我忍心學那無家可歸的雀鳥,潛入官倉。國家的天子命令,頭頂上的白日光芒。彎曲的木頭用処雖多,但不如直木用作梁。我擔心辜負了受恩之地,晝夜心神不甯。仲夏天氣炎熱,鬢發忽然變得如霜。社鼠難以灌溉,城狐不易防範。偶爾在抓捕與釋放之間,我盡力辨別是非善惡。我制止奸吏的惡行,揭露冤屈。明天曏西望去,我將騎馬廻到汶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曹鄴作爲執法官員在齊州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越鳥、日暮、羽翎傷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孤獨和不安的心情。詩人對刺史的腐敗和州民的苦難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憤慨,同時也表達了自己作爲執法者的責任感和無奈。詩中“曲木用処多,不如直爲梁”一句,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於正直和正義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於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