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遊鐘山以溪回松風長分韻得長字

訪古來鍾阜,尋僧問草堂。 千年猿鶴靜,一徑石林荒。 泉落春水細,梅留臘雪香。 鄉心憐薄暮,矯首碧雲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鍾阜(fù):指鐘山,在今南京市東北。
  • 猿鶴:猿和鶴,常用來比喻隱逸之士或仙人。
  • 矯首(jiǎo shǒu):擡頭。

翻譯

春日裏我來到鐘山尋訪古蹟,向僧人詢問草堂的位置。 千年來,這裏的猿鶴依舊安靜,只有一條小徑顯得荒涼。 泉水輕輕地落入春水中,梅花在臘月的雪中留下香氣。 在傍晚時分,我的思鄉之情愈發濃烈,擡頭望向那碧空中的長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遊鐘山的情景,通過尋訪古蹟、詢問僧人,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歷史的嚮往。詩中「千年猿鶴靜」一句,以猿鶴的靜謐象徵山林的幽靜與歷史的深遠。後兩句通過對春水、臘雪梅香的細膩描寫,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感與欣賞。結尾的「鄉心憐薄暮,矯首碧雲長」則抒發了詩人在異鄉的思鄉之情,以及對遠方雲彩的無限遐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故鄉的深情眷戀。

張孟兼

明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爲國子監學錄,與修《元史》。書成,授國子學錄,歷禮部主事、太常司丞。劉基嘗告太祖,孟兼文章,僅次於宋濂及基。出爲山西按察司僉事,懲治奸猾,令相牽引,每事輒株連數十人,吏民皆畏。擢山東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吳印系僧人還俗,孟兼輕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殺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