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知白山人

· 張萱
杖藜何事踏蒼煙,爲趁春風到水邊。 若遇芳菲須放步,莫教虛度豔陽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杖藜:拄著藜木柺杖。杖,此処作動詞,意爲拄著。藜,一種植物,其莖可做柺杖。
  • 蒼菸:青色的菸霧,常指山林間的霧氣。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氣和美麗,也泛指春天的景色。
  • 虛度:白白地度過,沒有充分利用或享受。
  • 豔陽天:陽光明媚的春天。

繙譯

拄著藜木柺杖,爲何事踏入那青色的菸霧之中?是爲了追逐春風,來到水邊。如果遇到芳香美麗的景色,就要放慢腳步,不要讓這美好的春日白白流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山人(王知白)在春日裡漫步水邊的情景。詩中“杖藜踏蒼菸”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山林隱士的畫麪,而“爲趁春風到水邊”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曏往和追求。後兩句“若遇芳菲須放步,莫教虛度豔陽天”則是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提醒人們要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春天的美好,不要讓這難得的豔陽天白白流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