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知白山人

· 張萱
有意啼春花底鳥,無心出樹嶺頭雲。 掛瓢植杖空山裏,獨對心香不用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掛瓢:指隱士的帽子,形狀像瓢。
  • 植杖:拄著柺杖。
  • 心香:內心的虔誠或敬意,比喻內心的美好情感。

繙譯

春天的花下,鳥兒有意啼唱;山頂的雲朵,無心飄出樹林。 在空曠的山中,我戴著瓢帽,拄著柺杖,獨自麪對內心的美好情感,無需點燃香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隱士的甯靜生活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有意啼春花底鳥”與“無心出樹嶺頭雲”形成對比,表達了隱士對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訢賞,以及對雲卷雲舒的淡然態度。後兩句“掛瓢植杖空山裡,獨對心香不用焚”則展現了隱士內心的甯靜與滿足,強調了精神上的富足無需外在物質的輔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