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馬文璧秋林晚眺圖

· 張萱
蕭疏古木兩三株,剩水殘山自一區。 閒卻茅亭留落日,不知秋色惱人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疏:稀疏、稀少。
  • 剩水殘山:形容景色荒涼,只剩下殘破的水域和山丘。
  • 閒卻:閒置,空閒。
  • 茅亭:用茅草搭建的亭子。
  • 惱人:使人感到煩惱或不適。

翻譯

稀疏地立着兩三株古樹,周圍是殘破的水域和山丘。 茅草亭子空閒着,落日餘暉靜靜停留,不知這秋色是否會讓人感到煩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詩中「蕭疏古木」與「剩水殘山」共同營造出一種荒涼而寧靜的氛圍,而「閒卻茅亭留落日」則進一步以茅亭和落日爲元素,增添了畫面的靜謐美。最後一句「不知秋色惱人無」以問句形式出現,既表達了對秋色的欣賞,又隱含了對自然變化無常的感慨,使詩歌意境更加深遠。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