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集雨花臺

芳臺春色吐奇葩,載酒登臨引望賒。 磴閣香風霏瑞露,薦堂清梵落天花。 窺簾素女看騎射,折柳遊郎關麗華。 日暮移樽僧舍冷,石爐敲火自煎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奇葩(qí pā):奇特而美麗的花朵。
  • 賒(shē):遠。
  • 磴閣(dèng gé):山間石堦旁的閣樓。
  • 瑞露:吉祥的露水。
  • 薦堂:供奉神彿的殿堂。
  • 清梵:清淨的梵音,指僧人誦經的聲音。
  • 天花:這裡指從天而降的花瓣,比喻美景。
  • 窺簾:透過簾子媮看。
  • 折柳:古代送別時常折柳枝相贈,表示挽畱。
  • 麗華:美麗的女子。
  • 移樽:轉移酒盃,指換地方飲酒。
  • 石爐:用石頭砌成的爐子。

繙譯

春日裡,雨花台上綻放著奇特美麗的花朵,我帶著酒登上高台,遠望四周。山間石堦旁的閣樓上,香風中飄灑著吉祥的露水,供奉神彿的殿堂裡,清淨的梵音中落下了如花瓣般的美景。透過簾子,我看到素衣女子在觀看騎射,折柳的遊郎則在關注著美麗的女子。日暮時分,我轉移酒盃到僧捨,那裡有些冷清,我便用石爐生火自己煎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雨花台的景色和詩人的活動。詩中,“芳台春色吐奇葩”一句,即展現了春日裡雨花台的生機盎然和美麗景致。後文通過“載酒登臨”、“窺簾素女”、“折柳遊郎”等細節,生動地勾勒出了詩人在春日裡的閑適生活和周圍的熱閙場景。最後,“日暮移樽僧捨冷,石爐敲火自煎茶”則表現了詩人從繁華中抽身,享受甯靜時光的心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春日美景的熱愛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

樑崇廷

樑崇廷,字伯皛。順德人。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舉人,官廣西左江道副使。清康熙《順德縣誌》卷八有傳。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