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負弩(fù nǔ):古代官員出行時,隨從揹負的弓箭。
- 諠騶(xuān zōu):古代官員出行時,隨從的喧譁聲。
- 鶡冠(hé guān):古代一種冠帽,此處可能指隱士或貧士。
- 金馬:指官職或官署。
- 奕棋:下棋,比喻政治局勢。
- 食本:生活費用。
翻譯
樹葉落盡,江面空闊,雁影顯得孤單而寒冷,西來的紫色氣息在夢中隱約可見。 遠遠聽到負弩的隨從喧譁歌唱,有誰還會停車問候那些戴着鶡冠的貧士呢? 在官署中或許還能隱居,政治局勢是否還像長安那樣穩定? 你帶着生活費用,錢還剩多少呢?我想乘船去你那裏,希望能得到一頓飯的款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蕭瑟景象,通過「木落江空雁影寒」表達了深秋的孤寂與淒涼。詩中「西來紫氣夢中看」暗示了詩人對遠方或未來的某種期待。後句通過對官員出行場面的描寫,反襯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社會的疏離感。結尾的「囊攜食本錢餘幾,我欲移舟乞一餐」則流露出詩人對友人的親近與依賴,以及對簡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奉和濲師趙相公懷山八詠用韻 其四 靈溪漁父 》 —— [ 明 ] 張萱
- 《 長安市上歌送米仲詔還令銅梁 》 —— [ 明 ] 張萱
- 《 爲趙公子仁甫贈楊叔嘉 》 —— [ 明 ] 張萱
- 《 丁丑元日蠹閣試筆 》 —— [ 明 ] 張萱
- 《 奉壽不倚老人六十有一 》 —— [ 明 ] 張萱
- 《 過亡友韓伯舉拊缶亭故址撫今追昔得詩六章敢曰招魂亦以當泣 其三 》 —— [ 明 ] 張萱
- 《 韓寅仲見過五石瓠留酌醉歸以詩見投用來韻卻答 》 —— [ 明 ] 張萱
- 《 重過桐江釣臺留題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