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妖氛:指不祥的雲氣,多喻指兇災、禍亂。
- 旄頭:古代一種旗杆頂端用旄牛尾裝飾的旗子。
- 劃然:突然,一下子。
- 將星:古代認爲帝王將相與天上星宿相應,將星即象徵大將的星宿。
- 烱烱:明亮的樣子。
- 血流漂杵:形容戰場上殺戮慘烈,血流成河,杵都能漂浮起來。
- 枕戈:枕着兵器,形容時刻準備戰鬥。
- 雷鼾:形容鼾聲如雷。
- 瀟湘:指湘江,因湘江流經瀟湘地區,故稱。
- 指揮能事:指指揮作戰的能力。
- 義軍:指爲正義而戰的軍隊。
翻譯
不祥的雲氣想要被淨化,旄頭旗子被摧毀,戰雲綿延萬里突然間散開。象徵大將的星宿在五雲之中明亮閃耀,戰場上血流成河,楚地的天空染成了紫色。戰士們枕着兵器,鼾聲如雷,在瀟湘水邊,太陽已經升起三竿高,他們還未醒來。指揮作戰的能力非常出色,十萬爲正義而戰的軍隊中沒有一人戰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戰後勝利的景象,通過「妖氛欲淨旄頭摧」和「陣雲萬里劃然開」展現了戰爭的結束和和平的到來。詩中「將星烱烱五雲裏」和「血流漂杵楚天紫」分別以象徵和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將領的英明和戰場的慘烈。結尾的「指揮能事皆如意,十萬義軍無一死」則讚美了指揮官的高超戰術和義軍的英勇無畏,體現了對和平的嚮往和對英雄的頌揚。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暮春同郭善伯塾師謝孟忠外侄入郡 》 —— [ 明 ] 張萱
- 《 寄懷湯嘉賓太史社丈 》 —— [ 明 ] 張萱
- 《 朱明洞餞別鄧敬軒明府入覲便道歸省時次公起官大司成 》 —— [ 明 ] 張萱
- 《 韓寅仲戲餘目病謂燈火親曼睩多故然戲謝以詩非解潮乃懺悔也 》 —— [ 明 ] 張萱
- 《 奉和韓伯聲元日有感之作用來韻卻答 》 —— [ 明 ] 張萱
- 《 丁丑元日 》 —— [ 明 ] 張萱
- 《 甲寅秋興十首 》 —— [ 明 ] 張萱
- 《 宴別曾澤卿太史還留曹得還字時同席韓叔捷參知將起家韓寅仲明府餘士翹孝廉謁補有日並以勸駕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