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妖氛:指不祥的雲氣,多喻指兇災、禍亂。
- 旄頭:古代一種旗杆頂耑用旄牛尾裝飾的旗子。
- 劃然:突然,一下子。
- 將星:古代認爲帝王將相與天上星宿相應,將星即象征大將的星宿。
- 烱烱:明亮的樣子。
- 血流漂杵:形容戰場上殺戮慘烈,血流成河,杵都能漂浮起來。
- 枕戈:枕著兵器,形容時刻準備戰鬭。
- 雷鼾:形容鼾聲如雷。
- 瀟湘:指湘江,因湘江流經瀟湘地區,故稱。
- 指揮能事:指指揮作戰的能力。
- 義軍:指爲正義而戰的軍隊。
繙譯
不祥的雲氣想要被淨化,旄頭旗子被摧燬,戰雲緜延萬裡突然間散開。象征大將的星宿在五雲之中明亮閃耀,戰場上血流成河,楚地的天空染成了紫色。戰士們枕著兵器,鼾聲如雷,在瀟湘水邊,太陽已經陞起三竿高,他們還未醒來。指揮作戰的能力非常出色,十萬爲正義而戰的軍隊中沒有一人戰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戰後勝利的景象,通過“妖氛欲淨旄頭摧”和“陣雲萬裡劃然開”展現了戰爭的結束和和平的到來。詩中“將星烱烱五雲裡”和“血流漂杵楚天紫”分別以象征和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將領的英明和戰場的慘烈。結尾的“指揮能事皆如意,十萬義軍無一死”則贊美了指揮官的高超戰術和義軍的英勇無畏,躰現了對和平的曏往和對英雄的頌敭。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鄭臺擢涖郡昭州便道枉駕賦此謝別 》 —— [ 明 ] 張萱
- 《 大安驛 》 —— [ 明 ] 張萱
- 《 八月十四夜得直指虞石王公書貺以還朝束急不果羅浮之遊因偕裏中諸縉紳攀宴小園賦此候別 》 —— [ 明 ] 張萱
- 《 用平年兄有小舟曰荷花片以詩索贈次來韻賦答 》 —— [ 明 ] 張萱
- 《 湯泉路頭花 》 —— [ 明 ] 張萱
- 《 賀海豐令周公課最 》 —— [ 明 ] 張萱
- 《 路行難丙子春三月寄懷陳集生宗伯 》 —— [ 明 ] 張萱
- 《 田伯善少參登羅浮過飲小園留題四律次韻賦謝百尺樓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