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韻寄和虔鎮唐美承中丞見貽便面詩夏日集水亭韻
火雲嶽嶽西日微,青銅冷射琉璃扉。
我憶習家池上客,誰尋漁父蘆中磯。
冰壺不用白龍浸,寒玉已斷紅塵飛。
爲問逍遙集珠履,何人酩酊歌緇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火雲:形容夏日熾熱的雲彩。
- 嶽嶽:形容山嶽高聳的樣子,這裏比喻雲彩的厚重。
- 青銅:指銅鏡,這裏比喻水面反射的光。
- 琉璃扉:琉璃製成的門,這裏形容水面的清澈透明。
- 習家池:指習家園林中的池塘,這裏泛指園林中的水池。
- 漁父:漁夫,這裏指隱居的漁人。
- 蘆中磯:蘆葦叢中的小島或石磯。
- 冰壺:指盛冰的玉壺,比喻清涼。
- 白龍浸:白龍浸泡,這裏比喻冰塊。
- 寒玉:冷玉,比喻清涼的感覺。
- 紅塵飛:紅塵飛揚,指塵世的繁華喧囂。
- 珠履:綴有珍珠的鞋子,這裏指華貴的裝飾。
- 酩酊:形容醉酒的樣子。
- 緇衣:黑色的衣服,這裏指隱士的服飾。
翻譯
夏日的雲彩熾熱而厚重,西邊的太陽微微傾斜,青銅般的光芒冷冷地照射在清澈如琉璃的水面上。我回憶起習家園林中池塘邊的客人,不知有誰會去尋找那隱居在蘆葦叢中的漁夫。清涼的玉壺不需要冰塊來降溫,寒玉般的感覺已經隔絕了塵世的喧囂。我想問問那些穿着華貴珠履、在逍遙中聚集的人們,誰會醉醺醺地唱起隱士的歌謠,穿着黑色的衣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水亭的清涼景象,通過對火雲、青銅光、琉璃扉等意象的運用,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清涼感。詩中「我憶習家池上客,誰尋漁父蘆中磯」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而「冰壺不用白龍浸,寒玉已斷紅塵飛」則進一步以冰壺、寒玉比喻清涼,斷絕紅塵,體現了詩人對塵世繁華的疏離感。最後兩句「爲問逍遙集珠履,何人酩酊歌緇衣」則通過對比逍遙與酩酊,珠履與緇衣,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讚美和對世俗生活的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