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遙觀察雨中過訪小園粗糲未陳淹留竟日賦此奉謝
寤寐金蘭二十年,舉頭驚戴兩重天。
入林不斷隨車雨,看竹頻移掉雪船。
喜有煙霞同嘯傲,不須雞黍更留連。
知公剩有緇衣好,拜手長歌杕杜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寤寐(wù mèi):日夜思念。
- 金蘭:比喻深厚的友情。
- 兩重天:比喻極大的變化或差異。
- 隨車雨:指隨車而來的雨,比喻及時的幫助或恩惠。
- 掉雪船:指在雪中移動的船,比喻艱難的行程。
- 煙霞:指山水景色,也用來比喻隱居的生活。
- 嘯傲: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雞黍:指簡單的飯菜,也用來表示款待客人的簡樸。
- 緇衣(zī yī):黑色的衣服,古代常用來指僧侶的服裝,這裏可能指樸素的生活。
- 拜手:古代的一種禮節,雙手合十,低頭致敬。
- 杕杜(dì dù):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裏可能指詩歌或音樂。
翻譯
日夜思念着二十年的深厚友情,擡頭驚訝地發現世界已大不相同。 隨着你的車來訪的雨不斷,我在雪中艱難地移動着船隻,只爲看一眼那竹林。 欣喜於我們有共同的山水之樂,自由自在,不需更多的簡單款待來留連。 知道你保持着樸素的生活,我雙手合十,長歌一曲,以表達我的敬意。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厚的情誼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寤寐金蘭二十年」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而「兩重天」則反映了時間的變遷和世事的變化。後文通過「隨車雨」和「掉雪船」的比喻,描繪了友人艱難的來訪,以及詩人對此的感激。詩的結尾,詩人以「緇衣」和「杕杜篇」表達了對友人樸素生活的讚賞和對其的敬意,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甲子秋七月入寶安過訪鄧玄度觀察鏡園同尹用平溫爾惇兩年丈飲鄰仙樓用杜少陵遊何將軍山林十詩四十韻 》 —— [ 明 ] 張萱
- 《 甲寅春興十章 》 —— [ 明 ] 張萱
- 《 鄧玄度觀察以歸興十章見寄用來韻漫賦草土餘生不宜拈弄筆墨第蘭契久闊芳訊遙臨掩泣抒懷罪我勿計也 》 —— [ 明 ] 張萱
- 《 贈別謝垂之館賓解帷還寶安 》 —— [ 明 ] 張萱
- 《 長壽庵寫經示衆十五舉 》 —— [ 明 ] 張萱
- 《 歸興詩 其十二 》 —— [ 明 ] 張萱
- 《 又吊朝雲墓用陸岱瞻明府韻 》 —— [ 明 ] 張萱
- 《 庚子元日過趙鈞甫絢霞舘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