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秋日高正甫先生招同黎君璽君選集大忠祠之超然亭
蘭羞竹酒共登臺,文藻江山半草萊。
綵筆自驕湖海氣,白頭相對弟兄杯。
雲輕寒樹千山合,日麗秋原一雁哀。
誰向新亭同下淚,忠魂空逐晚潮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羞竹酒:蘭花做的美食和竹葉釀的酒。
- 文藻江山:指文學和藝術的美好,這裏比喻文化繁榮。
- 草萊:雜草,比喻荒蕪。
- 綵筆:五彩的筆,比喻文采。
- 湖海氣:指豪邁的氣概。
- 白頭:指年老。
- 寒樹:秋天的樹木,因葉落而顯得寒冷。
- 日麗:陽光明媚。
- 秋原:秋天的平原。
- 新亭:古地名,位於今南京市,常用來象徵懷舊之情。
- 忠魂:忠誠的靈魂。
- 晚潮:傍晚的潮水。
翻譯
我們一同登上高臺,品嚐着蘭花做的美食和竹葉釀的酒,文學和藝術的美好遍佈江山,但也有一半被荒蕪所覆蓋。我的文采依然驕傲,帶着湖海的豪邁氣概,我們這些白髮蒼蒼的老兄弟相對舉杯。雲朵輕盈地飄過寒冷的樹木,千山合攏,陽光明媚照耀着秋天的平原,一隻孤雁哀鳴。誰會在新亭一同流淚,忠誠的靈魂只能在傍晚的潮水中空自迴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集會的場景,通過「蘭羞竹酒」和「文藻江山」等意象展現了文化與自然的和諧。詩中「綵筆自驕湖海氣」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文采的自信與豪情,而「白頭相對弟兄杯」則流露出歲月流轉中的深情與懷舊。結尾的「忠魂空逐晚潮回」寓意深遠,表達了忠誠與時光流逝的無奈,增添了詩的悲壯色彩。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贈別謝垂之館賓解帷還寶安 》 —— [ 明 ] 張萱
- 《 讀兩侑丈人說及見和鴻華庵詩卻贈 》 —— [ 明 ] 張萱
- 《 讀沈司馬伯含被言十二章有感用來韻卻贈孤憤離懷黯然對深或可觀予同社不必萬人傳也 》 —— [ 明 ] 張萱
- 《 寫西園秋色圖寄張紹和 》 —— [ 明 ] 張萱
- 《 大彗寺社集 》 —— [ 明 ] 張萱
- 《 寄文文起太史 》 —— [ 明 ] 張萱
- 《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曠天低樹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爲韻 》 —— [ 明 ] 張萱
- 《 送黃士明宗伯還朝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