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蓮花幕:比喻幕府,即古代將軍的府署。
- 柳汗衣:指古代士人應試時穿的服裝。
- 青萍:古代寶劍名。
- 匣裏吼:形容寶劍在劍鞘中發出聲響,比喻有才能的人渴望施展。
- 白雪:比喻高潔的品格或文采。
- 唾中霏:唾沫飛濺,形容說話或寫作時文思泉涌。
- 六月亦已息:指六月考試結束,休息。
- 三年試一飛:比喻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和等待,終於有機會一展才華。
- 西園:指作者的園子。
- 葑菲:指蕪菁和蘿蔔,比喻微賤之物,這裏指作者對陳孔嘉的期望和祝福。
翻譯
暫時進入將軍的府署,又穿上應試的服裝。 寶劍在劍鞘中發出聲響,文思如唾沫般飛濺。 六月的考試已經結束,休息之後,經過三年的準備,終於有機會一展才華。 我的園子已經打掃乾淨,不要忘記我們之間的微賤之交。
賞析
這首作品是張萱贈給即將參加科舉考試的陳孔嘉的,表達了對他的鼓勵和祝福。詩中通過「蓮花幕」、「柳汗衣」等意象,描繪了陳孔嘉即將進入的考試場景。後兩句則用「青萍匣裏吼」、「白雪唾中霏」來比喻陳孔嘉的才華和文思。最後兩句則是對陳孔嘉的期望,希望他不要忘記彼此之間的情誼,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美好祝願。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歸善王憲度明府有事羅浮夜還過小園幸獲停鑣愧未投轄以詩二章見贈次來韻賦謝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觀燈雅集歲癸亥餘嘗爲榕溪燈夕詞十二章今採民謠復爲甲子燈夕詞十六章撫今追昔喜可知 》 —— [ 明 ] 張萱
- 《 答沈華伯參軍用來韻 》 —— [ 明 ] 張萱
- 《 七月九日五噫 》 —— [ 明 ] 張萱
- 《 贈書記葉伯俊歸閩 》 —— [ 明 ] 張萱
- 《 五月七日寶安諸君子招汎龍潭八日復汎篁村同觀競渡客有歌落日放船好輕風生浪遲之句者因以爲韻人賦十章鄧玄度 》 —— [ 明 ] 張萱
- 《 伏日招同李康侯黃見河陳惺白三廣文榕溪泛集 》 —— [ 明 ] 張萱
- 《 七夕詞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