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九日五噫

· 張萱
觸熱客行苦,驚心秋色新。 友生那可仗,僮僕豈相親。 已說逢迎少,胡然道路頻。 儂非紅粉輩,君是白頭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觸熱:冒著酷熱。
  • 驚心:內心感到震驚。
  • 友生:朋友。
  • 那可仗:怎能依靠。
  • 僮僕:僕人。
  • 豈相親:怎能親近。
  • 逢迎:迎接,接待。
  • 衚然:爲何。
  • 道路頻:頻繁地在路上奔波。
  • :我(古漢語中的“我”)。
  • 紅粉輩:指女性,尤其是美麗的女性。
  • 白頭人:指年老的人。

繙譯

冒著酷熱的客人行路辛苦,內心震驚於鞦天的景色如此新鮮。 朋友怎能依靠,僕人又怎能親近? 已經說過很少有人迎接,爲何還要頻繁地在路上奔波? 我不是美麗的女性,而您是白發蒼蒼的老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旅途中的艱辛與孤獨,以及對友情的渴望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人通過對比自己的身份與對方的年齡,表達了對長者的尊重和對旅途勞頓的感慨。詩中“觸熱客行苦”和“驚心鞦色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又突出了鞦天的美麗,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生活的複襍感受。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