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亥: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榕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燈夕:指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因夜晚有觀燈習俗而得名。
- 謠:民間流傳的歌謠,此處指詩人的作品。
- 勾:拖欠,此處指欠債。
- 逋(bū):拖欠,逃避。
- 完得:能夠還清。
- 苦乏:缺乏,苦於沒有。
- 酒壚:酒店,酒肆。
翻譯
每年都欠下五年的債,十文錢只能還清一文錢。 想要邀請大家一起醉醺醺地去觀燈,卻苦於沒有多餘的錢去酒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貧困的場景,通過對比「一歲常勾五歲逋」和「十錢完得一錢無」,生動地展現了詩人沉重的債務負擔和經濟困境。詩中的「欲呼共醉觀燈去」表達了詩人對節日歡樂的嚮往,但「苦乏餘錢過酒壚」則揭示了現實的殘酷,無法實現這一簡單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反映了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