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榕溪燈夕謠

· 張萱
萬井蕭條簇冷煙,欲將燈火卜今年。 龍淙蛾繰魚文縷,滿市高懸不值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亥:中國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年份需結合歷史背景確定。
  • 榕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有榕樹和溪流的地方。
  • 燈夕:指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因夜晚放燈而得名。
  • 萬井:形容村莊或居民點非常多。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經濟不景氣。
  • :聚集。
  • 冷煙:冷清的炊煙,形容人煙稀少。
  • :預測,占卜。
  • 龍淙:可能指某種水聲或地名,具體含義不明。
  • 蛾繰:蛾子飛舞的樣子。
  • 魚文縷:形容布料上的花紋像魚鱗一樣細密。
  • 滿市:整個市場。
  • 高懸:高高掛起。
  • 不值錢:沒有價值,價格低廉。

翻譯

在癸亥年的榕溪,元宵節的夜晚,我看到無數的村莊籠罩在冷清的炊煙中,景象十分淒涼。我試圖通過燈火來預測今年的運勢。市場上,龍淙的水聲和蛾子飛舞的景象,以及布料上魚鱗般細密的花紋,這些商品雖然高高掛起,卻無人問津,顯得毫無價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癸亥年榕溪元宵節的淒涼景象,通過對「萬井蕭條簇冷煙」和「滿市高懸不值錢」的刻畫,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經濟困境和人們生活的艱辛。詩中「龍淙蛾繰魚文縷」一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市場的冷清,而「不值錢」則直戳人心,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民生的關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濃厚的時代氣息。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