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人感文山事

秀野開堂舊,簪纓捧匣新。 粵南求世系,宋室一孤臣。 千里還喪日,三朝報主身。 春來看杜宇,帶血瘴江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簪纓(zān yīng):古代官員的冠飾,比喻顯貴。
  • 粵南:指廣東南部。
  • 世系:家族的譜系。
  • 孤臣:孤立無助的忠臣。
  • 杜宇:即杜鵑,傳說中啼血的鳥,常用來象徵哀怨或思念。
  • 瘴江:指有瘴氣的江河,多指南方。

翻譯

在秀美的野地舊堂中,顯貴們帶來了新的匣子。 在廣東南部尋找家族的譜系,他是宋朝的一位孤立無助的忠臣。 千里迢迢地歸來,只爲安葬,三次朝見君主,只爲報效國家。 春天來臨時,看到杜鵑鳥在充滿瘴氣的江邊啼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位忠臣的孤寂與忠誠,表達了對宋朝孤臣的深切同情和敬仰。詩中「秀野開堂舊,簪纓捧匣新」描繪了場景的莊重與新舊交織,而「粵南求世系,宋室一孤臣」則凸顯了主人公的孤立無援。後兩句「春來看杜宇,帶血瘴江濱」以杜鵑啼血的意象,加深了詩中的哀怨與悲壯,體現了忠臣的無奈與堅守。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