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來鬢已斑,是非名利總無關。 興來吟首詩隨意,樂處銜杯酒壯顏。 境僻莫嫌茅屋小,心寬何論布衣單。 世間多少英雄者,要買偷閒兩字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bìn):臉旁邊靠近耳朵的頭髮。
  • (bān):斑點,這裏指頭髮花白。
  • 銜杯 (xián bēi):舉杯飲酒。
  • 境僻 (jìng pì):環境偏僻。
  • 布衣 (bù yī):指平民百姓的普通衣服。
  • 偷閒 (tōu xián):偷取閒暇,指抽空休息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翻譯

六十年的歲月,我的鬢髮已斑白,對於世間的名利與是非,我已不再關心。每當興致來時,我會隨意吟詩,每當快樂時,我會舉杯飲酒,讓面色更加紅潤。雖然我的居所簡陋,環境偏僻,但我並不嫌棄,心中寬廣,對於穿着簡單的布衣也毫不在意。世間有多少英雄人物,他們想要偷得片刻的閒暇,卻是極其困難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超然態度和對名利的淡漠。詩中,「六十年來鬢已斑」一句,既是對自己年歲的感慨,也是對過往歲月的回顧。詩人通過「是非名利總無關」表明了自己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後文通過「興來吟首詩隨意,樂處銜杯酒壯顏」展現了詩人在平凡生活中尋找樂趣的自在心態。最後兩句「世間多少英雄者,要買偷閒兩字難」則深刻揭示了在忙碌和功利的生活中,真正能夠享受閒暇之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