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六景溫泉瀦暖

高崗西望產梧桐,儀羽婆娑訝許同。 象郡有山皆拱北,鳳台無日不朝東。 彩懸苞竹千尋起,雲擁扶桑五色籠。 並峙雲龍終不改,遙看劍閣淬天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ū):水積聚的地方。
  • 儀羽:指鳳凰的羽毛,比喻美好的事物。
  • 訝許同:驚訝於如此相似。
  • 象郡:古代地名,此處指陸川。
  • 鳳台:傳說中鳳凰棲息的地方,比喻美好的居所。
  • 苞竹:茂密的竹林。
  • :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爲一尋。
  • 扶桑:神話中的樹木,太陽升起的地方,此處比喻高大的樹木。
  • 雲龍:比喻高聳的山峯。
  • 劍閣:地名,此處比喻險峻的山峯。
  • (cuì):比喻山峯高聳入雲。

翻譯

站在高崗上向西望去,那裏生長着梧桐樹,鳳凰的羽毛如此美麗,令人驚訝它們竟能如此相似。象郡的山巒都朝向北方,而鳳台則無日不朝向東方。茂密的竹林高聳入雲,五彩斑斕的雲霧環繞着高大的扶桑樹。雲龍般並峙的山峯終不變,遠遠望去,劍閣般的山峯高聳入雲,如同被天雄所淬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陸川六景之一的溫泉瀦暖,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與神祕。詩中「儀羽婆娑訝許同」以鳳凰的羽毛比喻梧桐樹的美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讚歎。後文通過「象郡有山皆拱北」等句,進一步以地理特徵來描繪陸川的獨特風光。結尾的「劍閣淬天雄」則以險峻的山峯比喻自然的偉大,體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