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瑤泉甘文峯月夜投壺會飲因攜遊賦此

菖蒲初泛舟中綠,甘荔新傳席上丹。 千里月來今夜共,百年壺送此杯寬。 江雲獨縱南州遠,劍氣雙侵北斗寒。 酒罷不禁還秉燭,樓頭容數四更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菖蒲:一種水生植物,常用於端午節的習俗中。
  • 甘荔:即荔枝,因其味甜而得名。
  • 席上丹:指荔枝的紅色外殼。
  • 壺送:指酒壺傳遞,象徵着友誼和歡聚。
  •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 劍氣:比喻英勇的氣概或武士的精神。
  • 北斗寒:北斗星,這裏可能指北方的寒冷,也可能象徵着高遠的志向。
  • 秉燭:手持蠟燭,指夜晚繼續活動。

翻譯

菖蒲在初泛的舟中泛着綠意,新鮮的荔枝在席上呈現出紅色的外殼。千里之外的月亮今夜與我們共同照耀,百年的友誼通過酒壺傳遞,杯中的酒顯得格外寬廣。江上的雲獨自飄向遙遠的南方,劍氣似乎侵襲了寒冷的北斗星。酒宴結束後,我們不禁繼續手持蠟燭,在樓頭數着四更天的殘餘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月夜下與友人的歡聚場景,通過菖蒲、荔枝等自然元素,以及月、雲、劍氣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時光的珍視。詩中「千里月來今夜共」一句,既展現了月光的普遍性,也暗含了友情的無遠弗屆。而「酒罷不禁還秉燭」則生動地描繪了詩人與友人不願結束歡聚,繼續夜談的情景,體現了深厚的情誼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