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介石送磁蓮盆喜賦二首

石鼎何年勒篆文,煙花大半落苔痕。 草堂一入誰爲主,詩句何妨改謝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鼎:石制的鼎,這裏指石制的器物。
  • 勒篆文:刻上篆書文字。
  • 煙花:這裏指石鼎上的花紋。
  • 苔痕:苔蘚的痕跡。
  • 草堂:簡陋的居所,文人常用來指自己的書房或居所。
  • 謝墩:謝安墩,東晉謝安的故居,這裏借指名勝古蹟。

翻譯

石制的鼎上,何時刻上了篆書的文字? 鼎上的花紋多半已被苔蘚覆蓋。 一旦這草堂歸誰所有, 我的詩句又何妨改成像謝安墩那樣的名勝。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石鼎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古物和歷史的感慨。詩中「石鼎何年勒篆文」一句,既展現了石鼎的古老,又隱含了對歷史的追問。後兩句則通過草堂和謝墩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文化傳承和個人創作的思考,顯示了詩人對文化遺產的珍視和對個人詩作的自信。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