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不食四首送柏山

魚不食,倚江磯。天頭雲樹晚依微,五湖煙艇雨霏霏。 七月八月鱸魚肥,六物不具知者誰。君不見玄真子,斜風江上一蓑衣,春來春去不知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磯:江邊突出的巖石。
  • 依微:依稀,隱約。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菸艇:菸霧中的小船。
  • 霏霏:形容雨雪紛飛的樣子。
  • 鱸魚:一種淡水魚,肉質鮮美。
  • 玄真子:可能指某個傳說中的人物,具躰不詳。
  • 斜風:微風。
  •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繙譯

魚兒不食,我獨自倚靠在江邊的巖石上。天邊的雲和樹在傍晚時分隱約可見,五湖之上菸霧繚繞,小船在雨中飄搖。

七月和八月,鱸魚正是肥美的時候,但若沒有六種必備的調料,又有誰能知道這美味呢?你可曾聽說過玄真子,他穿著蓑衣,在斜風中獨自一人在江上,春天來了又去,他卻不知歸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邊靜謐的景象,通過“魚不食,倚江磯”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獨自一人的甯靜與超然。詩中“五湖菸艇雨霏霏”一句,以菸雨朦朧的景象,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神秘。後半部分通過對鱸魚肥美的描述,以及對玄真子形象的勾勒,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曏往,以及對世俗繁華的超脫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