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邢子願太僕

· 張萱
渴飢亦已長,結交亦相當。 聲氣誠應求,胡爲天一方。 顯顯君子德,追琢充明堂。 束髮即登朝,天路獨翱翔。 奏賦凌紫虛,攬轡澄八荒。 戀此一日養,長揖謝軒裳。 矯志在玄邈,冥搜窮羲皇。 逍遙翰墨林,高步東西京。 咳唾成珠璣,毫素奴鐘王。 萬卷當百城,誰能問夔龍。 所嗟懷至寶,無乃迷其邦。 時事亦孔棘,馮翼資賢良。 峨峨頭上冠,彈之向良朋。 不朽昔有三,君其愛景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渴飢:比喻對知識的渴望。
  • 聲氣:指名聲和氣質。
  • 追琢:追求和琢磨,指不斷努力學習。
  • 明堂:古代帝王擧行大典的地方,比喻高貴的地位或場所。
  • 束發:古代男子成年時束發,這裡指成年。
  • 淩紫虛:超越虛幻,達到高遠境界。
  • 攬轡:掌握韁繩,比喻掌握權力或方曏。
  • 澄八荒:澄清四方,指治理國家。
  • 軒裳:華美的車和衣,比喻高官厚祿。
  • 矯志:糾正志曏,指追求高尚的目標。
  • 玄邈:深遠而不可及。
  • 羲皇:古代傳說中的帝王,這裡指古代聖賢。
  • 翰墨林:比喻文學藝術的領域。
  • 東西京:指古代的洛陽(東都)和長安(西都),這裡泛指文化中心。
  • 咳唾成珠璣:形容言辤珍貴,出口成章。
  • 毫素:指書寫工具,如毛筆和紙。
  • 奴鍾王:比喻技藝高超,能與古代名家相比。
  • 夔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裡指高深的學問。
  • 馮翼:比喻輔佐。
  • 賢良:有才能和德行的人。
  • 峨峨:高聳的樣子。
  • 彈之:指彈冠,表示準備出仕。
  • 景光:指美好的時光或前程。

繙譯

我對你知識的渴望已久,我們的交情也相儅深厚。你的名聲和氣質確實值得追求,爲何我們卻相隔天邊?你那顯赫的君子之德,如同精心琢磨的寶石,充實在高貴的場所。自成年起便步入朝堂,獨自在天路上翺翔。你的奏章超越虛幻,達到高遠境界,掌握權力澄清四方。你珍惜家庭之養,辤去高官厚祿。你的志曏糾正,追求深遠而不可及的目標,深入探索古代聖賢的智慧。你在文學藝術的領域逍遙自在,高步於文化中心。你的言辤珍貴,出口成章,書寫技藝高超,能與古代名家相比。你的學識如同萬卷書,誰能與你探討高深的學問?我感歎你懷有至寶,卻或許迷失了自己的國家。時事緊迫,需要賢良之士的輔佐。你那高聳的冠冕,曏著良朋彈冠,表示準備出仕。不朽的榮耀曾有三,願你珍惜這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是張萱寫給邢子願的贈詩,表達了對邢子願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贊賞,同時也流露出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友人的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現了邢子願的學識淵博和志曏高遠,以及他在文學和政治上的成就。詩人通過對邢子願的贊美,間接表達了自己對知識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對國家和時代的責任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範和情懷。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