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相期:相約。
- 白首:指老年。
- 交歡:結交朋友,歡聚。
- 綈袍:一種粗厚的絲織品制成的袍子。
- 範叔:人名,可能指範增,秦末漢初的著名謀士。
- 錐土:指墳墓。
- 馬鬣:馬的鬃毛,這裡比喻墳墓上的草。
- 穗帷:霛柩前的帷幔。
- 儒冠:儒者的帽子,代指儒者或讀書人。
- 同穴:同葬一墓穴,指夫妻或親密的人死後同葬。
- 一壞:一捧土,比喻微小。
- 四壁:四周的牆壁,形容家境貧寒。
- 啼飢:因飢餓而哭泣。
- 尚喜:還慶幸。
- 非我殯:不是我負責安葬。
- 西州:地名,這裡可能指詩人的故鄕或特定的地方。
- 清淚:悲傷的眼淚。
繙譯
我們曾相約在老年時廻憶往日的歡樂,更廻憶起那穿著綈袍的範叔的寒冷。 墳墓上的草依舊,但霛柩前的帷幔已空,舊日的儒冠也無処安放。 百年後同葬一墓穴,一捧土就能輕易覆蓋,但家境貧寒,數口之家難以維持生計。 還慶幸你有所歸宿,不是我負責安葬,西州的眼淚不必再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已故友人廖永祚的哀悼之情。詩中,“相期白首憶交歡”展現了詩人與廖永祚深厚的友情,而“綈袍範叔寒”則通過典故暗示了廖永祚生前的清貧。詩的後半部分描繪了廖永祚死後的淒涼景象,以及詩人對其家境的同情。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後事的訢慰,以及對友情的深深懷唸。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哀思。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寫枯木竹石圖用來韻答謝朱元價宗伯並識以詩 》 —— [ 明 ] 張萱
- 《 鄧玄度觀察以歸興十章見寄用來韻漫賦草土餘生不宜拈弄筆墨第蘭契久闊芳訊遙臨掩泣抒懷罪我勿計也 》 —— [ 明 ] 張萱
- 《 秋日園居口號六十章 》 —— [ 明 ] 張萱
- 《 制府姚江王公疏薦地方人才謬以見及注曰原任貴州平越府知府張萱學窮二酉胸富五車嶺南開著述之宗天北起斗山之 》 —— [ 明 ] 張萱
- 《 園居六十章 》 —— [ 明 ] 張萱
- 《 長壽庵寫經示衆十五舉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四夜上蔡公署候月不至罷酌 》 —— [ 明 ] 張萱
- 《 李晉衷廣文北上春官以詩見別用來韻卻贈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