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太史嘉賓米明府仲詔招集得鞍字

· 張萱
上國開芳社,名園簇繡鞍。 朱明初啓序,粉署數邀歡。 共載枚生筆,時彈貢氏冠。 朝從花底散,山向柳邊看。 地接瀛洲勝,歌聞蜀道難。 佳賓不速客,才子謾爲官。 綠蟻浮瑤斝,朱櫻行玉槃。 庭虛不受暑,月淡欲生寒。 散帙燒高燭,題詩坐曲欄。 良辰恣宴賞,清夜美遊盤。 薄宦真雞肋,浮生盡鼠肝。 野麟方困鬥,枝鵲未全安。 湖海孤蓬轉,風塵兩鬢殘。 撫時休仰屋,努力且加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湯太史嘉賓米仲詔:湯太史,指湯嘉賓,太史是官名;米仲詔,人名,具體不詳。
  • 上國:指京城。
  • 芳社:指文人雅集的場所。
  • 繡鞍:裝飾華麗的馬鞍,此處指騎馬而來的賓客。
  • 朱明:指夏天。
  • 啓序:開始。
  • 粉署:指官署,因牆壁多塗以白堊,故稱。
  • 枚生筆:指漢代文學家枚乘的筆,此處泛指文人的筆。
  • 貢氏冠:指古代的一種冠帽,此處可能指文人雅士的服飾。
  • 瀛洲:傳說中的仙山,此處比喻美好的地方。
  • 蜀道難:指李白的《蜀道難》詩,此處指聽到有關蜀道的歌曲。
  • 綠蟻:指新釀的酒,因未過濾時上面浮有綠色泡沫,故稱。
  • 瑤斝:玉製的酒器。
  • 朱櫻:紅色的櫻桃。
  • 玉槃:玉製的盤子。
  • 散帙:打開書帙,指讀書。
  • 燒高燭:點燃高高的蠟燭,指夜讀。
  • 曲欄:曲折的欄杆。
  • 薄宦:指官職低微。
  • 雞肋:比喻無多大意味、但又不忍捨棄的事物。
  • 浮生:指人生。
  • 鼠肝:比喻微不足道的東西。
  • 野麟:指野外的麒麟,比喻賢士。
  • 困鬥:指陷入困境。
  • 枝鵲:指樹枝上的鵲鳥,比喻不安定。
  • 孤蓬:比喻漂泊無依。
  • 撫時:感慨時事。
  • 仰屋:形容無計可施。

翻譯

在京城的文人雅集中,名園裏聚集了許多騎着華麗馬鞍的賓客。夏天剛剛開始,官署裏多次邀請歡聚。大家帶着文人的筆,有時戴着文人的冠帽。早晨從花下散去,山景在柳樹邊觀賞。這個地方連接着傳說中的仙山美景,歌聲中聽到了《蜀道難》的旋律。佳賓們不請自來,才子們雖然爲官,但似乎並不在意。新釀的酒在玉製的酒器中浮動,紅色的櫻桃放在玉盤上。庭院空曠,不受暑氣侵擾,月亮淡淡,似乎帶來了寒意。打開書帙,點燃高高的蠟燭,坐在曲折的欄杆旁題詩。美好的時光盡情享受宴會和遊玩,清夜中品味美好的旅行。官職雖低微,卻如雞肋般難以捨棄,人生雖短暫,卻充滿了微不足道的事物。野外的麒麟陷入困境,樹枝上的鵲鳥尚未完全安定。像孤蓬一樣在湖海間漂泊,風塵中兩鬢已斑白。感慨時事,不必無計可施,努力生活,且多吃些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文人雅集的場景,通過對夏日園林、文人服飾、宴飲娛樂的細膩描寫,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風貌和情感世界。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雞肋」、「鼠肝」、「野麟」、「枝鵲」等,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無奈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反映了文人的雅緻生活,也透露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思考。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