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南欽錄奉懷安石先生陸太翁非敢竊附於金蘭妄欲自同於臭味第知聞聲而應安得撫塵而遊遙獻二詩自憐一吷不辭穢

· 張萱
海嶽呈珍玉笥開,琅函霞綺自天來。 千金不賣長門賦,片語能兼鄴下才。 玉屑金聲蜚麗藻,錦心繡口妙新裁。 誰言身隱文焉用,自有雄名遍九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琅函:指珍貴的書籍或書函。
  • 霞綺:綺麗的雲霞,比喻文章的華美。
  • 長門賦:指司馬相如的《長門賦》,這裏比喻珍貴的文學作品。
  • 鄴下才:指三國時期曹魏的文學才子,如曹植等。
  • 玉屑金聲:比喻文章的精美和聲音的悅耳。
  • 蜚麗藻:指華麗的辭藻。
  • 錦心繡口:形容文思巧妙,言辭華麗。
  • 九垓:指九州,泛指天下。

翻譯

海嶽之間呈現出珍寶,玉笥(珍貴的書箱)打開,珍貴的書籍如同天降的霞綺般華美。即使有千金也不願出售如《長門賦》般的傑作,片言隻語便能媲美鄴下的才子。文章精美,聲音悅耳,辭藻華麗,心思巧妙,言辭如錦繡般新奇。誰說隱居之人就不需要文學的用處,自有雄名傳遍天下。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文學的珍貴與不朽,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展現了文學作品的華美與深遠影響。詩中「琅函霞綺自天來」等句,以天降珍寶的意象,形容文學作品的非凡價值。後句通過對「長門賦」和「鄴下才」的提及,進一步強調了文學的卓越與傳世。結尾處「自有雄名遍九垓」則表達了文學作品能夠超越時空,影響深遠的觀點。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文學的無限崇敬與嚮往。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