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塘公館題壁

· 張萱
道路數登頓,山川正鬱蒼。 濘泥車格磔,落日馬玄黃。 嶺復天疑小,溪迴路較長。 雲邊窺鳥背,樹杪度羊腸。 載燧投荒驛,停驂饋野漿。 陲籤傳急足,關吏候嚴裝。 好鳥當人語,深花撲鼻香。 客懷今稍愜,明日是雷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登頓:上下,行止。
  • 鬱蒼:形容草木茂盛。
  • 濘泥:泥濘。
  • 車格磔:車行在泥濘中發出的聲音。
  • 馬玄黃:馬因疲倦而顯得毛色暗淡。
  • 溪回:溪水曲折。
  • 路較長:路途遙遠。
  • 鳥背:鳥的背部。
  • 樹杪:樹梢。
  • 羊腸:形容道路曲折狹窄。
  • 載燧:攜帶火種。
  • 荒驛:偏遠的驛站。
  • 停驂:停下馬車。
  • 饋野漿:在野外用餐。
  • 陲簽:邊疆的文書。
  • 急足:急速的腳步。
  • 關吏:守關的官員。
  • 嚴裝:整齊的裝備。
  • 好鳥:美麗的鳥。
  • 深花:盛開的花。
  • 撲鼻香:香氣撲鼻。
  • 客懷:旅人的心情。
  • 稍愜:稍微舒適。
  • 雷鄉:指旅途中的下一站,可能因雷聲而得名。

翻譯

在道路上行走,經歷了多次的上下行止,山川景色正是茂盛蒼翠。車子在泥濘中發出嘎吱聲,落日下馬兒顯得毛色暗淡。山嶺重疊,天空似乎都變小了,溪水曲折,路途顯得更加遙遠。在雲邊窺視鳥兒的背部,樹梢間穿梭着曲折的小路。攜帶火種投宿在荒涼的驛站,停下馬車在野外用餐。邊疆的文書由急速的腳步傳遞,守關的官員等候着整齊的裝備。美麗的鳥兒對着人說話,盛開的花朵香氣撲鼻。旅人的心情今天稍微舒適了些,明天將是雷聲隆隆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艱辛與自然美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展現了行旅者的感受。詩中「道路數登頓,山川正鬱蒼」開篇即點出行程的頻繁與山川的壯美,而「濘泥車格磔,落日馬玄黃」則進一步以聲音和色彩描繪了旅途的艱難。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雲邊窺鳥背,樹杪度羊腸」,展現了旅途中的新奇與挑戰。結尾處「客懷今稍愜,明日是雷鄉」則表達了行旅者對未來的期待與不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張萱對旅途生活的深刻體驗與感悟。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