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舟紀夢

· 張萱
大雅久寂寞,吾徒今合併。 飛揚二三子,響往五先生。 問水有遺勝,躡塵尋舊盟。 盤墩常左右,壇坫復經營。 不失山林氣,相關湖海情。 我遊殊草草,君意轉縈縈。 晏歲催歸棹,空江聞遠更。 如何有清夢,忽漫見羣英。 寤寐由同調,精靈葉至誠。 曲江曾贈錦,清獻共彯纓。 肅穆柏臺使,招搖藝苑旌。 已饒天際想,亦向夢中迎。 臭味原冥契,機緣卜大貞。 文昌七曜聚,執法一星明。 糾合匪朝夕,周旋仗弟兄。 老農堪受役,敝賦誓專征。 努力共千古,連鑣馳兩京。 斯文在後死,我輩且先鳴。 盛事自不朽,壯圖今竟成。 諸君賈餘勇,先哲藉榮名。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一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雅:指高雅的文學藝術。
  • 合併:聚集,會合。
  • 響往:嚮往,心向。
  • 躡塵:追隨,追尋。
  • 壇坫:古代祭祀用的土臺。
  • 湖海情:指志向遠大,有江湖豪情。
  • 晏歲:晚年。
  • 寤寐:醒與睡,指日夜。
  • 彯纓:飄動的纓帶,形容風采。
  • 柏臺:古代官署名,指朝廷。
  • 招搖:顯揚,炫耀。
  • 七曜:指日、月和五大行星,泛指天體。
  • 執法:執行法律的官員。
  • 糾合:集合,聯合。
  • 周旋:交往,應酬。
  • 連鑣:並駕齊驅。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 賈餘勇:比喻還有剩餘的力量可以使出。

翻譯

高雅的文學藝術已經很久沒有新的聲音,我們這些同道中人今天終於聚在一起。我們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嚮往着五位先賢的智慧。我們探尋水邊的遺蹟,追尋舊日的誓言。在盤墩周圍徘徊,又在壇坫上重新規劃。我們保持着山林的氣息,心懷湖海的豪情。我的遊歷匆匆忙忙,而你的心意卻更加纏綿。晚年催促我乘船歸去,空曠的江面上聽到遠處更加清晰的聲音。爲何在清夢中,突然間見到了衆多英才。無論是醒着還是睡着,都是因爲志同道合,靈魂與至誠相契合。曲江曾經贈予錦緞,清獻共同飄動的纓帶。莊重的柏臺上,使者招搖着藝苑的旗幟。已經充滿了對天際的遐想,也在夢中迎接。氣味原本就是冥冥中的契合,機緣預示着偉大的貞節。文昌星聚集了七曜,執法星一星明亮。我們集合不是一朝一夕,交往依靠的是兄弟般的情誼。老農可以接受役使,我發誓要專征。努力共創千古,並駕齊驅在兩京。文化在後世永存,我們這一代人且先發聲。這些盛事自然不會朽壞,宏偉的計劃今天終於實現。各位還有剩餘的力量,先哲們也藉着榮譽的名聲。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高雅文化的嚮往和對志同道合朋友的珍視。詩中,「大雅久寂寞」一句,既表達了對當前文化狀況的感慨,也暗示了詩人對復興文化的渴望。詩人與「二三子」合併,共同追尋「五先生」的足跡,體現了對先賢的敬仰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多次提到「夢」,如「如何有清夢,忽漫見羣英」,這裏的「夢」不僅是字面上的夢境,更是對理想境界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情感。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