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宗伯贈常太學帷幄節俠奇遊冊

憐君節俠亦奇哉,且喜公孫閣正開。 汗漫一身長去國,逍遙萬事且銜杯。 扶危已展聊城策,作賦堪憐鄴下才。 行矣自珍還自愛,黃金目下滿燕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汗漫:漫無邊際,這裏指遊歷廣泛。
  • 去國:離開故鄉或國家。
  • 逍遙: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銜杯:飲酒。
  • 扶危:救助危難。
  • 聊城策:指救助危難的策略或行動。
  • 鄴下才:指文學才華,鄴下是古代文學繁榮之地。
  • 行矣:走吧。
  • 自珍還自愛:自己珍惜自己,自己愛護自己。
  • 燕臺:指燕京,即北京。

翻譯

欣賞你的節操和俠義,真是奇妙啊,而且高興地看到公孫閣正在開放。 你遊歷廣泛,一身遠離故國,萬事自由自在,只需暢飲美酒。 你已展現出救助危難的策略,作詩的才華可比鄴下的才子。 走吧,自己珍惜自己,自己愛護自己,眼下燕京的黃金滿滿。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常太學的節操和俠義精神,以及他的廣泛遊歷和文學才華。詩中「汗漫一身長去國」描繪了常太學遊歷的廣泛,而「扶危已展聊城策」則讚揚了他的救助危難的能力。最後,詩人鼓勵常太學珍惜自己,愛護自己,並預言他在燕京將會有所成就。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開闊,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美好祝願。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