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道中口占

石城歧路草芊芊,野嶺勾盤虎踞連。 結伴遠遊青嶂外,思親遙望日雲邊。 精忠報稱知何日,鞠育劬勞已歷年。 自恨晨昏疏定省,天涯惟祝海籌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口占:即興作詩,不打草稿,隨口吟誦出來。
  • 石城: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座石頭建造的城池。
  • 歧路:岔路,分叉的道路。
  •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野嶺:荒野中的山嶺。
  • 勾盤:曲折盤旋。
  • 虎踞:形容山勢險峻,如虎蹲踞。
  • 青嶂:青色的山峯。
  • 精忠:極其忠誠。
  • 報稱:報答,回報。
  • 鞠育:撫養,養育。
  • 劬勞:辛苦勞累。
  • 歷年:經過多年。
  • 晨昏:早晚,指日常的問候和關心。
  • 定省:古代子女早晚向父母問安的禮節。
  • 海籌添:海籌,指壽命,添指增加。意爲祝願長壽。

翻譯

在石城的岔路上,草木茂盛,野外的山嶺曲折盤旋,如虎蹲踞般連綿。我與同伴結伴遠遊,在青色的山峯之外,思念親人時,遙望天邊的太陽和雲彩。我渴望有一天能以極其忠誠來報答他們,他們撫養我已辛苦勞累多年。我自責平時對父母的問候和關心不夠,只能在天涯海角祝願他們壽命長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石城、野嶺的描繪,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孤獨。詩中「結伴遠遊青嶂外,思親遙望日雲邊」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深思念。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與自責,以及對父母長壽的美好祝願,情感真摯動人。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