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申: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元夕:農曆正月十五,即元宵節。
- 目眚(shěng):眼睛的疾病。
- 未間:未痊癒。
- 庾嶺:地名,此處指邊境地區。
- 警報:戰爭或緊急情況的通知。
- 銀河:天文學上的銀河系,此處比喻夜空。
- 五夜:指連續五個夜晚。
- 星橋:比喻銀河,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
- 蓮焰蘭膏:指元宵節的花燈和香燭。
- 玉漏:古代計時器,此處指時間流逝。
- 攝目:集中視線,努力看。
- 篝燈:懸掛的燈籠。
- 小婦:年輕的妻子。
- 閉門留月:關門在家,與家人共度時光。
- 紫姑:傳說中的女神,此處可能指元宵節的某種活動或習俗。
- 綵筆:五彩的筆,此處可能指兒童的繪畫或書寫。
- 昆崙關:地名,邊境的關隘。
- 捷書:勝利的消息。
- 寥寥:稀少,不多。
翻譯
在壬申年的元宵節,我的眼疾還未痊癒,此時邊境庾嶺傳來了警報。連續五個夜晚,銀河像一座星橋橫跨天際,元宵節的花燈和香燭在遠處閃爍,時間在玉漏中悄然流逝。我努力集中視線,點亮篝燈,呼喚年輕的妻子,我們關門在家,共度這美好的夜晚。孩子們歡喜地報告紫姑女神的到來,而我這個病弱的人則憐愛地看着他們用五彩的筆驕傲地繪畫。我問起昆崙關外的戍守情況,爲何勝利的消息還是那麼稀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宵節的夜晚,詩人因眼疾在家,與家人共度佳節。詩中通過銀河、星橋、花燈等意象,營造出節日的溫馨氛圍。同時,詩人的憂國之情也隱含其中,通過詢問邊境戰事,表達了對國家安危的關切。詩人的情感複雜而深沉,既有家庭的溫暖,也有對國家未來的憂慮。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題灑仙子五雲雙舄圖 》 —— [ 明 ] 張萱
- 《 陳石渠明府枉書先訊詩以謝之 》 —— [ 明 ] 張萱
- 《 葛溪公署阻雪呈胡星海明府 》 —— [ 明 ] 張萱
- 《 乙丑春二月二十有四日邑侯裒谷孫公有事羅浮同社諸君子偕集江上小堂舉酒相賀夫勸課農桑巡行阡陌闢草萊以正疆 》 —— [ 明 ] 張萱
- 《 河源陳明府以便面詩見貽賦此奉答 》 —— [ 明 ] 張萱
- 《 壬子元日賦閒園試筆呈同會諸君子 》 —— [ 明 ] 張萱
- 《 李念劬觀察分俸貽書見和小園春興六詩並詢宿憾訟事時方聽讞在宥賦此附謝故篇中數致意焉 》 —— [ 明 ] 張萱
- 《 堪孫追和蘇子瞻白水砌古詩來呈似有可教第籯經未窮鞶帨是飾得無與先生並行耶故亦賦而勉之並示臺孫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