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小桃源訪劉道人
崢嶸入陷石,石徑轉逾窄。
劃然洞門開,斜光一道白。
龍湫流暗穴,鳥篆繡苔額。
窮源有古村,二三避世客。
避世非避秦,棲心煉精魄。
春田自耕刈,衣食無需索。
風動棕花落,雨過藥苗摘。
鶯啼林木秀,犬吠暮空碧。
居然衆山中,遂與衆山隔。
坐久恐迷誤,歸路誌前石。
白雲洞口深,似杜重來跡。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崢嶸(zhēng róng):形容山勢高峻。
- 龍湫(lóng qiū):指深潭。
- 鳥篆(niǎo zhuàn):古代的一種篆書,形似鳥跡。
- 苔額(tái é):長滿苔蘚的巖石表麪。
- 避世(bì shì):避開世俗,隱居。
- 精魄(jīng pò):精神與魂魄。
- 棕花(zōng huā):棕櫚樹的花。
- 葯苗(yào miáo):葯材的幼苗。
- 杜(dù):指杜甫,唐代著名詩人。
繙譯
山勢高峻,深入凹陷的石縫,石逕越走越窄。突然洞門大開,斜陽照進一道白光。深潭水流暗穴,巖石上鳥篆般的苔蘚覆蓋。探尋源頭,發現古老的村落,有二三隱士居住。他們隱居竝非爲了逃避秦朝,而是爲了脩鍊心性。春天自己耕種收割,衣食無需外求。風吹動棕櫚花落下,雨後採摘葯材苗。黃鶯在林間啼鳴,犬衹在暮色中吠叫。在衆多山巒之中,卻與世隔絕。坐久了擔心迷路,歸途上標記著前麪的石頭。白雲洞口深邃,像是杜甫重遊的痕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吳兆在武夷山小桃源尋訪隱士的經歷,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觀和隱逸生活的描寫,展現了隱士們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態度。詩中“崢嶸入陷石”等句,以險峻的山勢和幽深的洞穴開篇,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幽靜的氛圍。後文通過對隱士田園生活的細膩描繪,如“春田自耕刈”、“風動棕花落”等,傳達出一種甯靜和諧的生活美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的贊美。
吳兆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非熊。初喜爲傳奇曲。萬曆中游南京,與鄭應尼作《白練裙》雜劇,譏嘲馬湘蘭。己而悔之,致力於詩,與曹學佺等結社,遊武夷、匡廬、九華諸山,輯《金陵社集詩》。後出遊廣東,客死新會。
► 125篇诗文
吳兆的其他作品
- 《 送方子公 》 —— [ 明 ] 吳兆
- 《 人日立春林民部宅觀伎 》 —— [ 明 ] 吳兆
- 《 過吳門訪沈野範汭攜酒至因賦 》 —— [ 明 ] 吳兆
- 《 宿吴公励石壁山房 》 —— [ 明 ] 吳兆
- 《 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五 》 —— [ 明 ] 吳兆
- 《 寓范汭家过其友卞润甫新居 》 —— [ 明 ] 吳兆
- 《 出龍江關遇中州張民表遂與同舟得歸字 》 —— [ 明 ] 吳兆
- 《 旅次书怀 》 —— [ 明 ] 吳兆
相关推荐
- 《 暮春日同竇別駕洪郡博遊槎墩 》 —— [ 明 ] 饒相
- 《 李固道中懷寄杜邯鄲 》 —— [ 宋 ] 賀鑄
- 《 暮春同葉秀翀歐伯樑族叔遊羅浮至烏坭塘日晡訪孔唐之不值留宿園林 》 —— [ 明 ] 張穆
- 《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 —— [ 元 ] 趙孟頫
- 《 搗練子 · 暮春月夜 》 —— [ 明 ] 葉小鸞
- 《 駐防葉爾竒木大臣阿里衮等奏報諸囬城於三月下旬得雨詩以誌慰 》 —— [ 清 ] 弘歷
- 《 和李覯《送春絕句二首寄呈龍學》 其二 》 —— [ 宋 ] 祖無擇
- 《 暮春雜詠八首 》 —— [ 宋 ] 曾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