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鄧二府致政歸膠州

· 何瑭
夢覺黃粱萬事空,倚闌翹首羨冥鴻。 懶從赤紱稱循吏,擬向滄浪狎釣翁。 孤鶴伴吟臨夜月,蹇驢驒醉入春風。 東西路阻音書少,林下知誰笑語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致政:退休。
  • 膠州:地名,今屬山東省。
  • 夢覺黃粱:比喻虛幻的夢境或人生的短暫。黃粱,即黃粱夢,出自《列子·湯問》。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高遠不可及的事物。
  • 赤紱:紅色的官服,代指官職。
  • 循吏:遵循法度的官吏。
  • 滄浪:水名,也泛指江湖。
  • 狎釣翁:親近釣魚的老者,指隱居生活。
  • 孤鶴伴吟:孤獨的鶴陪伴着吟詩,形容隱逸高潔的生活。
  • 蹇驢:行動遲緩的驢子,常用來比喻不急不躁的生活態度。
  • 驒醉:醉酒。驒,古同「酡」,指醉酒的樣子。
  • 林下:指隱居的地方。

翻譯

夢醒後發現一切如黃粱一夢般空幻,我倚着欄杆,羨慕那些高飛的鴻雁。 不願再以紅袍官服自稱遵循法度的官吏,而是想要去江湖邊與釣魚的老者親近。 孤獨的鶴在夜晚陪伴我吟詩,行動遲緩的驢子帶着我醉酒迎接春風。 東西方向的路途阻隔了音信,林下的隱居生活中,又有誰與我一同歡笑交談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夢覺黃粱」一句,既是對過往官場生涯的否定,也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的超脫。後文通過「冥鴻」、「滄浪」等意象,進一步描繪了詩人嚮往的高遠和自由。最後兩句則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孤寂和期待知音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何瑭

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號柏齋。弘治十五年進士。爲翰林修撰。不屈於劉瑾,累疏致仕。後出爲開州知府,歷工、戶、禮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餘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對王守仁之學頗有微辭。有《醫學管見》、《陰陽律呂》、《柏齋三書》、《柏齋集》。 ► 1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