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任太常致仕留別五首

· 吳寬
歸去如公未當貧,清溪碧嶂自爲鄰。 地偏易覺柴門晚,室暖先知布被春。 書爲長觀成故紙,衣從新浴少浮塵。 集雲山下吾廬在,得向今朝置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任太常:人名,具體不詳。
  • 致仕:古代官員退休。
  • 碧嶂:青綠色的山峯。
  • 柴門:用樹枝編扎的簡陋的門,常指代貧苦人家。
  • 布被:用布料製成的被子,常指代簡樸的生活。
  • 故紙:指舊紙,這裏比喻舊書。
  • 集雲山:地名,具體不詳。

翻譯

像您這樣歸隱,並不算是真正的貧窮,清澈的溪水和青翠的山峯自然成了您的鄰居。 地處偏僻,自然會感到柴門晚開,屋內溫暖,先知布被中春天的氣息。 書因爲經常閱讀而變得陳舊,衣服在新洗後少了浮塵。 集雲山下有我的小屋,今天終於可以將自己安置在這裏。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歸隱後的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清溪碧嶂自爲鄰」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親近和喜愛,「地偏易覺柴門晚」則體現了歸隱生活的寧靜與自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寧靜安詳的心境。

吳寬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爲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閒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後,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諡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爲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鬱,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