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郡蓋子材寄示文稿作此簡答

萬金散盡一身輕,白首爲儒掉臂行。 郢裏誰傳春雪調,楚山應系薜蘿情。 自知未上於秦策,肯信歸來感婦迎。 卻笑文章憎命達,十年猶在魯諸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掉臂行:自由自在地行走。
  • 郢裡:指楚國都城郢,這裡泛指楚地。
  • 春雪調:指高雅的文學作品。
  • 薜蘿情:指隱居山林的情懷。
  • 秦策:指秦國的政治策略,這裡比喻高官厚祿。
  • 魯諸生:指魯國的學者,這裡泛指讀書人。

繙譯

萬金散盡後,我一身輕松,白發蒼蒼卻如儒者般自由行走。 楚地有誰在傳頌那高雅的文學作品,楚山應儅系著隱居山林的情懷。 自知未能攀上高官厚祿,又怎會相信歸來時婦人的歡迎。 卻笑那些文章憎恨命運的通達,十年過去了,我仍是魯國的讀書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宋登春對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對文學藝術的熱愛。詩中,“萬金散盡一身輕”展現了詩人對財富的超然態度,而“白首爲儒掉臂行”則描繪了他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後句通過對“春雪調”和“薜蘿情”的提及,表達了對高雅文學和隱居生活的曏往。最後,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雖未得志,但仍堅守文學理想的決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堅定的文學追求。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