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曾椒園話舊

昔登八鏡臺,川陸當春潦。愁看章貢流,不見蓬壺島。 停轍日淹留,因得遂幽討。羣公列玳筵,寶鴨焚龍腦。 涼州樂舞奇,京洛名謳好。杯斝未終酬,驅車就長道。 杏紅文綺照江山,羅襪金蓮留麗藻。今日因君憶舊遊,使我歷歷傷懷抱。 聞君此際筆新花,衛玠芳年名譽早。餘時總角發初長,諸父黑頭皆未老。 陌上含情曾識面,惠陽歧路重相見。共是天涯旅食人,誰家林木春巢燕。 象嶺中流載大河,刺桐紅雨深芳甸。初過人日又花朝,華館金卮同曲宴。 壇坫珠璣登九微,祇林鏞鼓憐三殿。金張許史漫相過,裘馬稠中情獨眷。 擊壺爲奏長短歌,轅門五報銅龍箭。攬衣達曙心百憂,側身仰視繁星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八鏡臺:古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處高地或觀景臺。
  • 章貢:指章水和貢水,兩條河流的合稱,位於江西省。
  • 蓬壺島:神話中的仙島,常用來比喻遙不可及的理想之地。
  • 玳筵:豪華的宴席。
  • 寶鴨:指香爐,因其形狀似鴨而得名。
  • 龍腦:一種香料,常用於焚香。
  • 杯斝:古代的酒器。
  • 文綺:華麗的織物。
  • 羅襪金蓮:形容女子的裝飾華麗。
  • 總角:古代未成年人的髮髻,此處指年幼。
  • 黑頭:指中年人,頭髮尚未變白。
  • 陌上:路上。
  • 惠陽:地名,今廣東省惠州市。
  • 刺桐:一種樹名,其花紅色。
  • 芳甸:芬芳的田野。
  • 人日:農曆正月初七。
  • 花朝:指花開的季節。
  • 華館:華麗的館舍。
  • 金卮:金制的酒杯。
  • 曲宴:小型的宴會。
  • 壇坫:古代祭祀用的土臺。
  • 珠璣:比喻珍貴的物品或言辭。
  • 祇林:指寺廟。
  • 鏞鼓:古代的一種樂器。
  • 三殿:指皇宮中的三大殿。
  • 金張許史:指四位古代名人,金日磾、張安世、許廣漢、史丹。
  • 裘馬稠中:形容生活奢華。
  • 擊壺:敲打酒壺,表示飲酒作樂。
  • 銅龍箭:古代計時器的一種,此處指時間。
  • 攬衣:整理衣服。
  • 繁星衍:繁星點點,形容夜空星光燦爛。

翻譯

昔日我登上八鏡臺,正值春水氾濫,川流不息。我憂愁地望着章貢兩江的流水,卻看不到神話中的蓬壺仙島。停留在此,日復一日,我因得以探索幽靜之地。羣公們設下豪華的宴席,香爐中焚燒着龍腦香。涼州的樂舞奇特,京洛的名歌優美。酒杯未盡,我們便驅車踏上長路。杏紅色的華麗織物映照着江山,留下女子華麗的裝飾。今日因與您回憶舊遊,使我歷歷在目,感慨萬千。聽說您此時筆下生花,衛玠年輕時便名聲顯赫。我當時還是個孩子,頭髮初長,我的父輩們還都未老。在路上曾含情脈脈地見過面,在惠陽的歧路再次相遇。我們都是天涯旅食之人,誰家的林木在春天裏如燕子般築巢。象嶺中流載着大河,刺桐的紅雨落在芬芳的田野。剛過人日又到花朝,華麗的館舍中,金盃共飲,小宴歡聚。壇坫上珍貴的言辭登峯造極,寺廟中的鏞鼓聲憐憫着皇宮的三大殿。金張許史等名人漫過,我們在奢華的生活中情深意重。敲打酒壺,奏起長短歌,轅門五次報時,銅龍箭指示時間。整理衣服,直到天亮,心中百憂交集,側身仰望繁星點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憶與友人的舊遊,展現了作者對往昔時光的懷念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八鏡臺」、「章貢」、「蓬壺島」等,構建了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場景。通過對宴會、樂舞、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人生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深沉,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何轉書

何轉書,字書子,號乙上。香山(今中山市)人。明思宗崇禎諸生。日寅孫。長於史。著有《鵝湖草》。事見清何天衢《欖溪何氏詩徵》卷一。 ► 25篇诗文